从青涩警员到“调解专家”,他不仅练好法律和业务内功,还注重走进群众,建立深厚情感,逐渐蜕变成长为村民信任的“董书记”“董大哥”,他就是盘州市公安局滑石派出所教导员董明建。
调解一件事 办好一类事
2013年7月,年轻的董明建满怀憧憬踏入滑石派出所,开始了他的接处警和社区民警工作,但现实中他面对群众的争执纠纷,一度感到力不从心。
几个月后的一起纠纷,转变了董明建的想法。一颗“耐心”的种子在他的心中种下。
这天,所里接到报警,辖区村民朱某与董某争吵不休。接警后,董明建立即赶到现场,经调查了解,董某的丈夫挖土建房时将朱某家一株杉树挖断,朱某便与董某发生争吵,矛盾越演越烈。
董明建随后将当事人带至派出所,了解到双方此前因土地权属问题长年存在矛盾。经过调解,双方情绪平稳,意欲言和,董明建准备结案。师父余支华却告诉他:“案子结了,但根子还在。”这句话让他醍醐灌顶。
在师父指点下,董明建积极到村委会了解实际情况,又联动土管部门等部门,做足准备后,他再次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就此前土地权属问题作解释,最终化解了这起存在多年的邻里纠纷,双方真正握手言和。
这场调解让董明建意识到,基层矛盾像野草,光“割叶子”不行,得“挖根”。他把常见的宅基地、田界纠纷整理成案例集,学习相关法律细则,将反复出现的警情处置方法进行归类学习。四年间,董明建用耐心铺就了调解各类纠纷的素养基石。
深入每一户 了解每家情
2017年,董明建被派往鸡场坪镇迤坝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到村后,董明建深入走访20个村民网格、16个自然村、291户贫困户。他走到每一户,细细了解家中状况、有无矛盾烦恼,为其献言献策。
扶贫先扶志和智,董明建深知发展产业的重要性,他与包村队、村干部走村串户、细致调研,发现迤坝村非常适合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产业,和村干部商量启用扶贫资金帮助贫困户扩大种植规模,组建迤坝村专业合作社,种植了刺梨1648亩、元宝枫1207亩,发展养殖业10家,解决就近务工80余人,用行动赢得了取村民们的认可。
村民们有什么小矛盾也爱找他,相信他能公平处理。
“董书记,你看我的钱是不是真的被冒领了!”身患残疾的张某时常和哥哥发生争吵,找到董明建。一番了解后,董明建得知张某怀疑自己的哥哥冒领补助款,村主任多次解释,张某仍对此怀疑。
“补助多少,发到什么账户都有明确规定的。”董明建一次次上门走访张某住所,从生活点点滴滴中关心张某,联系民政部门和村委会一同做解释,最终证实了补助款并未被冒领,对方这才放下心中芥蒂.......
驻村结束时,他的驻村日志写满了村情民意。对于与村民相处的点点滴滴,他感慨道:“走访越深入,群众越把你当自己人。”
从“情”角度入手 以“法”角度解析
2020年,董明建调回滑石派出所任教导员,辖区内有国家重点工程,流动人口增加,纠纷更复杂。
一次,滑石派出所接到报警,安盘高速温家寨隧道施工处被村民堵工。值班民警董明建立即赶往现场,了解到20多位村民因安盘高速施工占用土地赔偿和隧道爆破施工影响其房屋安全问题,与施工方未达成协议,情绪激动堵住施工。
村民们见到董明建后,发现是曾经驻村的“董书记”,村民们朝他围过来。他拍了拍一位老人的肩:“叔,堵着不是办法,我选几个代表,明天坐下来慢慢说。”董明建积极安抚村民情绪,建议推选代表协商,并约定次日调解。
“他们知道我一向不存私心,所以很快人员就散去了一大半。”说到这里,董明建流露出自豪的神情。
第二天,在迤坝村村活动室,董明建召集了村委会、派出所、和项目部以及村民代表进行协商,一边引导双方当事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克制急躁情绪。一边协商赔偿方案,耐心解释相应法律规定,最终村民代表同意了项目部给出的解决方案,这场可能升级的冲突,被他悄然化解。
如今,董明建的荣誉证书日渐增多: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全省优秀社区民警”……但他最得意的,还是社区工作群里常有村民@他:“董书记,有时间回来坐坐!”“董书记,新种的元宝枫卖了好价钱!”
“调解就像在通关,学会业务知识是基础,融入群众才能更好找到切入点和平衡点,最终情理并用才能达到效果。”董明建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