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法院“法治苗圃” 以法治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来源:动静贵州 责编:刘敏 时间:2025-04-22 浏览次数:2041

“同学们,遇到校园欺凌不要怕,记得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家长!”近期,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四中学的阶梯教室里,六枝法院的肖鸿法官举着真实案例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这是六枝法院 “法治苗圃” 基地启动后的第一堂 “法治育苗课”,也是当地法官们用真心守护成长的生动缩影。

图片

法治园丁进校园:把法庭搬到孩子身边

在岩脚中学,法官杨芬带着“网络陷阱”主题法治课走进课堂。她展示了未成年人因沉迷网络参与诈骗的真实案例,孩子们看着手册上触目惊心的数字,纷纷发出 “原来网络世界也有法律红线”的感叹。而在七冶华府幼儿园,彭碧法官用动画视频和互动游戏,把 “防溺水”“交通安全” 等知识编成儿歌,让学龄前儿童在欢声笑语中记住了“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

“法治教育要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 六枝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邓少旭介绍,自 “法治苗圃” 启动以来,法官们已走进 12 所学校,开展专题讲座 15 场,覆盖学生 8000 余人。他们不仅当 “讲师”,还化身 “调解员”—— 在六枝特区第六小学,法官们通过模拟法庭让学生扮演 “小法官”,用情景剧还原校园纠纷,教会孩子们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图片

红土育苗:让法治与红色基因同频共振

六枝特区是一片红色沃土。1949 年的 “郎岱三三暴动”中,33 名烈士用生命点燃了革命火种;岩脚烈士陵园里,长眠着为解放事业献身的英雄。六枝法院巧妙地将这些红色资源转化为法治教育的 “活教材”。

在郎岱“三三” 暴动烈士陵园,法官们组织学生开展 “清明祭英烈 法治护未来” 活动。孩子们敬献花篮后,法官现场讲解《英雄烈士保护法》,告诉大家 “诋毁英雄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违法行为”。在新场拦龙桥烈士陵园,法官结合红军战士严守纪律的故事,向学生们阐释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的原则。

“红色故事里有法治精神,法治教育能让红色基因更有力量。” 六枝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树明说,他们正计划在“法治苗圃”基地开设“老党员讲故事”栏目,把革命先辈的事迹与法律知识结合起来,传承红色基因,让孩子们在感动中增强法治信仰。

图片

阳光暖心:走进心灵帮助成长

“父母虽然暂时分开,但他们永远是你的父母,仍然会一如既往的关心你爱护你......”在办理一起抚养费纠纷后,郎岱法庭庭长方笑金在抚慰9岁的小朋友,希望小朋友走出父母离异的阴影,健康快乐成长。

除了对刑事案件中被侵害、民事案件中被伤害的未成年人,法官在开庭前开展心理沟通,开庭后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外,六枝法院还在“法治苗圃”基地设立“阳光暖心”室聘请心理辅导专家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心理问题。同时配置“法官妈妈”信箱,对有咨询、帮助需求的未成年人,在“阳光暖心”室外墙设置“法官妈妈”信箱,由值班的“法官妈妈”分别进行回复。

图片

多维互动:让法律从纸面走进生活

在岩脚镇第一小学的法治问答环节,学生们化身 “法治小卫士” 踊跃抢答。“遇到陌生人给零食怎么办?”“发现校园欺凌该怎么做?” 孩子们的答案从最初的 “打回去” 变成了 “及时报告老师”。

除了课堂教学,六枝法院还和相关部门协作联动,联合开展未成年人关护活动,在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校园普法、青少年权益保护等方面,提供多样化服务和帮助,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共同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良好环境。在岩脚法庭,法官联合妇联、团委开展 “护航青春” 主题活动,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观看法治微电影,共同探讨 “如何预防孩子沉迷网络”。一位家长在活动后说:“以前只知道打骂孩子,现在才明白,用法律讲道理更有效。”

图片

久久为功:种下法治的 “常青树”

“法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施肥浇水’。” 六枝法院未成年人保护专门合议庭审判长全莉介绍,他们建立了 “法治苗圃” 长效机制,每个季度开展一次 “法治开放日”,邀请学生到法院参观;为每个学校配备 “法治副校长”,把法治纳入日常教学,定期跟踪学生思想动态。

在六枝这片红色土地上,法治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法官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心守护成长,让青少年的未来如幼苗般茁壮。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进行分享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