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贵大地,群山葱郁,赤水河奔腾蜿蜒;苗岭深处,芦笙悠扬……夏秋之交,天朗气清,满眼生机,美景如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贵州考察调研,并多次就贵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贵州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年来,贵州探索了一批具有本地特色、务实高效的法治建设创新实践,为黔贵大地后发赶超夯实法治基石,持续推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城乡发展软实力和地区核心竞争力持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我是一名老党员,亲眼见证了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区绿化搞得好,禁毒预防教育做得扎实,社会治安搞得好,住着很舒服。”六盘水市钟山区禁毒志愿者游梅近日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这得益于六盘水市全力推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体系化、规范化建设。近年来,六盘水市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实践,充分发挥“十联户”基层治理宣传平台、为民办实事平台、民情民意收集平台、干群交流平台、邻里互助平台作用,深入开展“感党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评孝评美评贤”“理待客理随礼理风气”等活动,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2020年以来,贵州省委政法委推出“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形成以党建为引领,以综治中心为平台,以联动为纽带,以网格员、联户长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基层治理服务体系,以此实现发动依靠群众、引领群防群治、实现邻里守望的良性互动。
在贵州,像六盘水市这样,通过地方党委、政府引导、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做法还有很多。如铜仁市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探索诉源治理“1129”新模式,贵阳市白云区“1+3(N)”党建引领多元治理工作模式,习水县矛盾纠纷调解“一条街”,遵义市红花岗区“十联铺”商圈治理模式等。
十年间,贵州公安交警部门结合实际,将农村交通安全工作纳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管理,明确乡镇干部、村居“两委”等工作职责、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聚势借力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支持、推动交通安全社会综合治理提效增质,力争实现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新格局。
贵州在村(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员、人民调解员、“五老”人员、村(居)民小组长等在村(社区)受到群众信赖的村(居)民中大力培养“法律明白人”,并吸纳他们加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不断强化法治贵州建设的基层法治人才保障。
同时,贵州还创新开展首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命名活动,由省法宣办、省司法厅联合省工信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等8家单位通过层层筛选、优中择优、推荐申报,经网上初评、实地验收、评审公示和宣传推广,最终,贵州省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77家企业获此荣誉。通过这77家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形成了企业依法经营、依法办事、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的局面,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法治基础,为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截至2021年,全省100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1490个服务站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17个、省级1128个,绘就了一幅乡风文明、家风优良、民风淳朴的法治乡村精美画卷。
贵州有一张亮丽的“绿色名片”——森林覆盖率达61.51%,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在100%,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位居全国前列。
贵州检察机关始终坚持把文明创建与各项检察工作紧密结合,构筑多元生态环境检察体系,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筑牢“检察屏障”。
今年5月13日,由黔南州罗甸县人民检察院承办的督促履行盲道安全监管职责行政公益诉讼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列入10件残疾人权益保障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之一。据了解,该案也是全国首例行政公益诉讼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案件。
“为将该案办成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精品案、典型案,我们对案件的法律适用进行了全面梳理后,发现还存在证据调查不全面、未充分征求残联意见等问题,经整改补充相关证据,最终,我们的起诉得到了法院的支持。”黔南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金海雁说。
保护生态,立法先行。十年来,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立法理念,着力构建符合贵州实际、具有贵州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保驾护航。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全省已设立33个规范化标准化环境保护法庭的基础上,2021年8月又增设了乌江流域环境保护法庭,全面加强乌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形成了“1934”环境资源审判格局,实现了环境司法专门机构的合理布局和适度集中。2021年10月,雷山县人民法院成立传统村落司法保护中心,并发出全国首份传统村落司法保护令。
十年来,贵州立足革命老区实际,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持续强化政策引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夯实绿色基底,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为核心着力增强革命老区发展活力,走出了一条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针对革命老区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脱贫,搬迁人口163.49万人,占革命老区脱贫人口的30.7%,占全省搬迁人口的85.15%,革命老区易地扶贫搬迁有劳动力家庭全部实现每户1人以上就业。
“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下,贵州交通建设发展速度居全国前列,58个革命老区县全部脱贫摘帽,5年减少贫困人口532.5万人,革命老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贵州大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革命老区县实现乡乡通油路、组组通硬化路,建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6.45万公里。
2022年1月1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贵州省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意见》印发后,贵州三级法院成立了党组书记为组长的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系统联动的统筹推进工作格局。同时,贵州高院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将司法服务保障营商环境的制度机制进行细化。
如今的贵州,政治环境不断改善,经济环境稳中向好,社会环境安定有序。展望未来,带着黔贵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贵州必将在法治轨道上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篇章。( 法治日报记者王鹤霖 王家梁,通讯员 袁 萍 曹 犇)